当莉莉的父亲阿文德·拉杰因心脏病突发离世时,她仿佛感觉脚下的土地被抽空了一般。作为一位虔诚的信仰者,他一直是家庭的中流砥柱,也始终深深地守护着家人的未来。
在他们最后的谈话之一中,他看着她的眼睛说:“别担心,莉莉。一切都安排好了。我已经立好遗嘱了。”
在父亲葬礼后的日子里,这一句话曾给予她莫大的安慰。尽管悲伤在整个家庭中蔓延,她依然紧紧抓住那份信念——父亲已经为他们安排好一切,留下了清晰而稳妥的规划。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像一记当头棒喝。
银行账户被冻结了。他们的家庭住宅——母亲仍居住的地方——在法律上只登记在父亲的名下,如今也成了被冻结的遗产的一部分。莉莉弟弟的大学学费被迫延迟,因为所需的费用都在父亲的账户里。母亲在失去伴侣的打击下身心俱疲,却还不断受到账单催收的压力,甚至连支付基本生活开销的资金都无法取用。
作为遗嘱执行人,莉莉发现自己被迫投入到一套她并不完全了解的遗嘱认证程序中,而这些流程一拖就是好几个月。法律费用不断累积。她的兄弟姐妹开始质疑她的决定。过去的家庭矛盾也重新浮现。
父亲原本为了带来安心而立下的那份文件,却无意间成为困惑与情绪动荡的源头。她很快意识到,遗嘱虽然重要,但也有她始料未及的局限性。究竟是什么能够改变这一切?
答案在于了解遗嘱(Will)和信托(Trust)各自独特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相互补充,从而构建一个完善而完整的资产规划。
当人们开始做未来规划时,遗嘱往往是他们首先想到的文件。它清楚写明你的最后心愿,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意愿声明。指定受益人、委任执行人、为未成年子女安排监护人、以及说明财产应如何分配,都是重要的步骤——而这些内容最终必须经过称为“遗嘱认证”(probate)的法律程序。
然而,如果父母希望在保险赔付后、孩子年满18岁后,或完成教育后,让未成年子女能够立即获得保障,信托(Trust)就能够明确规定这些时间节点,让受托人(Trustee)按照指示分配利益。信托还可以针对特殊需求的孩子进行特别安排,或保护资产不受债权人、诉讼、家庭纠纷或延误的影响。
在涉及重组家庭或年迈父母的情况下,信托的作用更为强大。它能够确保前一段婚姻的孩子不会被忽略,同时也能保障现任配偶的生活需求。
遗嘱和信托并非只属于富人。对于大多数马来西亚家庭来说,遗嘱能够涵盖基本需求,但信托则能提供更长久的财务保障,并保护家人免受未来不确定性的影响。
一个简单的信托可以充当“付款管理员”(paymaster)的角色——为未成年子女保管资金,确保遗产被合理、负责任地使用。信托是一种能够让资产免于遗嘱认证(probate)程序的工具。这意味着,一旦逝世,被委任的受托人(Trustee)就可以立即管理遗产,并根据委托人(Settlor)在信托契约中所写明的意愿进行分配,为家人提供即时的支持。
与遗嘱不同,信托能够保持私密性。对于希望将资产分配计划保密、并避免家庭内部冲突的人来说,信托是一项特别强大的工具。
对于重组家庭而言,父母可能希望孩子只有在年满21岁或完成教育后才能领取他们的遗产。信托可以清楚写明这些具体的时间安排,由受托人(Trustee)严格按照他们的意愿进行分配,而不受遗嘱认证(probate)延误的影响。
信托还能防止资金被不当使用,因为受托人会负责监督,确保这些钱只能用于受益人的福祉。
许多人之所以不设立信托,是因为他们认为信托只是富人专属。但事实并非如此。遗嘱带来的是清晰度,而信托带来的是掌控与保障。
对于有年幼子女、年迈父母,或有房屋贷款与家属依赖的人来说,设立信托是为了家庭利益所能做出的最负责任的决定之一。
设立信托的费用通常相对低廉,与未来可能产生的高额法律费用以及漫长遗嘱认证过程所带来的压力相比,更是微不足道。随着越来越多马来西亚家庭面对日益增加的退休与经济压力,信托正逐渐成为现代资产规划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以莉莉的情况来说,如果在父亲的遗嘱之外再设立一个简单的信托,就能够确保所有资金得到妥善保全、家庭和睦得以维系,并且让父亲的心愿按照他的意图被延续与执行。
这个教训十分明确:了解遗嘱与信托之间的差别,不仅是一种法律知识,更是一种个人责任。它代表着留下安心、保护挚爱,以及传承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你的价值观、你的声音,以及你对未来的期望与愿景。
成立至今已迈入第30个年头的 Rockwills 国际集团,于 1995 年开创了专业遗嘱撰写服务,并自此持续引领马来西亚的资产规划标准。在一支专注于遗嘱、继承、管理、信托与财富分配领域的专业团队推动下,Rockwills 已服务超过 30 万名客户,处理逾 2 万份遗嘱执行与信托委任事项,并现今管理着超过 250 亿令吉的信托资产。





